2022年9月2日 星期五

當下

2022.09.02


心裡頭感覺有些變化,我思考過去跟朋友互動的契機跟分開的各種原因。
我思考我對有些人想迴避的原因是什麼,可能因為對方情緒不穩讓我不想互動。或是話不投機,各說各的沒什麼交集,只顧說完自己想說的,或是插話,截話之類的。有些人甚至從頭管到尾,叫做關心聯絡感情而踏越界線。

如果對方知道我迴避的原因是不喜歡他的情緒不穩,那麼對方知道後一定很難過的。
我會想如果大家都因為這樣迴避他呢,也太難過了,後來我變成不主動,盡量不要見面不要聯絡,除非剛好就這樣遇到了,我就會聽著吧。我不想討厭,但我也不想勉強自己做知心人。而對我太強勢的,我就直接閃避,我不想吵架。

所以有天角色顛倒時,我想如果別人迴避我,我也能諒解了。畢竟身體老化出現限制,我不能因為老化就應該出現有些老人們的毛病,頑固、僵化沒有同理心,活在自己的價值觀裡。

人們在互動中總是想得到連結跟關愛,不管任何年齡層都希望如此,才會說老友老伴的可貴。

但有些人可能倚老賣老需要晚輩的注意而討愛,我也覺得人類行為很正常,但不是討愛了,晚輩就必須給予這份親密的關愛。

夫妻也是,朋友也是。不是佔了名份,對方不給自己期待的,就是對方的錯。
有些人們可能喜歡說:我是你老婆你應該怎樣疼我;我是你小孩你應該怎樣愛我。這樣認為對方必須付出,其實是師出有名的索討,我是你的誰,你必須給我什麼。

因為給予這件事,就是對方給的,並不是討來的,即使自己佔了多重的份量都一樣。不想給的人他就是不會給。那麼是不是要反觀自己,為什麼認為別人給的才覺得稀罕,甚至最後覺得是一種應該。

當自己的心,一直想著別人時,那是不是愛?可能有的人會解讀,我想著我思念我追求的人,叫做深情愛他。有些書或是小說也這樣寫,媒體也這樣形容,顯示深情癡情,並且有情有義。但是如果那個被思念的人並不愛他的話,就是形成騷擾了。

任何感情都要剛剛好才是平衡。全心全意的想著別人,例如佔8、9分好了,那不叫深情,那反而叫執著吧。
而因為執著思念伴侶、親友、孩子等等或是怨恨要討回公道,要報仇等等,才將自己一片片的散落在這些土地上,才會輪迴生生世世的去尋找這些碎片,跟這些思念或是怨恨的人們再次的互動。

我開始意識到,愛一個人並非要強烈思念別人,將思緒掛在那個人身上,將自己的心都放在別人身上。雖然人們會想幫助自己所愛所關心的人,但也要記得自己才是最重要的,並不是將愛留在他人身上才叫愛,同樣的跟有過節的人們也是,也不用將怨念留在他人身上。

我認為愛是當下彼此的互動,像照耀下來的光一樣,穿透蒼穹灑落下來,可以感受溫暖感動,但無法刻意捕抓祂留在身旁。
但祂不會消失,時時刻刻都在,只要回到自身就可以看見祂的存在。

時時刻刻想著別人,自己的能量就會散失薄弱,感到掏空無法愛自己,甚至認為自己沒有愛。認為要關注別人,要別人給予才有愛的感覺,好像上癮一般,越往外就越感到空虛,就越想從外面索取愛的感覺,就這樣惡性循環的向外追逐,才能感到活著的感受了。

我意識到知道活在當下,我可以感受什麼是愛。在這一刻跟誰互動就是愛的流動,我可以選擇自己如何發光,互動的人們心中也有愛,就像一面鏡子,互動時互相輝映著,他們的愛反映自己的愛。

如果覺得自己沒有愛,必須要別人給予愛才有安全的感受,而這份別人的愛可能隨時會失去,也因為害怕失去而感到焦慮恐慌,甚至會控制彼此的關係,造成人際的破裂與受傷。

有這種感受就要回到自身覺察,強求愛的關係是來自內在的什麼部分引發的。去安撫受傷與憐惜這個部分,信任愛是可以自我給予的,而這份信任需要重建,也請給予耐心。

總之我越深刻的了解愛自己時,越能理解我是怎樣被大家愛著的。不將自己的執著外放,回到自己身上,我收回過去世的部分,學習理解活在當下這個時刻,保持流動的重要性,我能完整我自己了。
.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