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月29日 星期一

情緒是需要被看見的

2024.01.29


昨天原本要回老家的,當我走到中庭門外看看馬路後,我就決定轉身回自己家窩著好啦~如果我爸要埋怨我不回家就算了,反正我聽不到~

我鬆了好大一口氣,不想勉強自己了,而我又陷入整天想睡覺的狀態,所以還是以照顧身體的感受為主。

我一直感到奇怪這次調整期很長欸,還有我也放縱自己熬夜,當然要靠更多睡覺補回來了orz。我一直以為是寒冷的關係,但好像有點不太一樣我想問清楚怎麼回事,卻沒什麼動力去問哥哥。

我又陷入萎靡的狀態不想動彈,也不想跟人說話。但比起以前卻是好太多了,我只好當作烏雲來了擋住了陽光,承認我就是消沉跟沮喪,我接受這樣的自己。

後來感受到我的心情是「沒有做事的我是廢物」,這句話又冒了出來。我決定跟蕾蕾聊聊我看見的外界現象,原來我又進入代謝集體潛意識的狀態,而且是關於家庭親子互動與內在投射的影響。

內在對應世界的觸角非常的廣大,透過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而成為自己的經驗,產生了個人的理解。在生活經歷中的衝突事件也產生了相關創傷,於是接下來的人生中就會避免接觸與創傷相關的類似事件和訊息。因為創傷過於明顯與疼痛,不知何時會復原與真的過去,誰也不知道,也無法用時間來計算,甚至用上好幾輩子去療傷也有可能。或許人出生所遺忘的機制,讓自己再次體驗時會有全新的契機跟解決的方式。

當某些事件觸及創傷時,為了保護自己會投射出自己的想法,而難以客觀的看見事實。例如看不順眼某些事或觀點,即使非關自己的事,但旁觀者自己就會莫名的情緒產生反應,可能憤怒或是悲傷與沮喪的等等反應。

這牽涉太廣的層面,可能引發關於自己發生過的事件、家族曾經發生的事,或是種族與國家,或關於身為人類的各種價值觀衝突點。

在意的部分就試試觀察看看,心裡難受什麼?憤怒與不安什麼?產生的壓力是什麼?光是面對自己的情緒就是非常勇敢的事情,我們人身攜帶著無數記憶點,各種外界的事情都可能觸發各種情緒,即使記不得曾經發生的痛苦與創傷,但身體會直接將情緒表現出來,身體想要流動想要釋放,但大腦會害怕與不安一切未知/遺忘的記憶,所以容易引發焦慮不安。

所以學會如何安撫自己非常的重要,安撫大腦與釋放身體壓力是可以並行的。但每個人對於自己能釋放多少壓力?了解自己能進行的什麼程度?就是靠摸索了,每個人的接受的程度只有自己知道。

我認為情緒不要刻意深挖,不催促自己一定要完全好起來,要順其自然慢慢釋放,或是留給自己沮喪的時間,陪著感到害怕的自己很重要。或許從小的教育導致付出要比留給自己的多很多,好似留給自己疼愛就是自私的人類,為了跟上社會怕被排擠落下,一直忍耐自己,甚至也不了解自己了。

當發現自己跟別人的成就無法比,除了羨慕還伴隨自己不如人的痛苦,甚至撻伐自己等等。但是我們不是罐頭,無法跟別人一模一樣的,即使教育的大趨勢想讓大家都成為第一名,可是第一名只有一個,人們再為了第一名拼的頭破血流,而忘了自己喜歡什麼?想做什麼?是不是害怕休息,一旦休息就被別人追趕過了,就像無盡的馬拉松不敢停下來,期盼生命到了終點才敢鬆一口氣吧。

/

而我正走在「自己沒有做事/做不好就是廢物」的議題裡,裡面包含靈魂的信念、來自原生家庭的、來自身為女性、身為女兒、身為母親的定位與掙扎;還有無法完成事情、託付、辜負他人的期待所產生的愧疚與無力感,這感受來自靈魂與過去世,例如想要救的人因為中途被耽誤,重要的人卻死去了。

類似等等各種深層的壓力都在最近都翻了起來,一點事件或是網路隻字片語亦或是影片、歌曲等都能觸發感受。

如果心情很不好可以找信任的人聊聊,或找諮商師談談,也可以對著樹洞碎碎唸,也可以寫出來或哭一哭,將壓力先拿出來,給自己穩定的時間。而我會找喜歡的東西吃,胖了再說啦以後再減XD,我要用甜點先拯救,然後我學的各種安撫方式就拿出來使用。

今天就好很多,因為天暖了吧~而春天就在不遠處~
.
.